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
ztoryhome opens on wed to sun
G/F, 118 Queen's Road West, Sai Ying Pun
ztoryhome opens on wed to sun
G/F, 118 Queen's Road West, Sai Ying Pun

「節哀順變」的迷思

遇上喪親家屬,我們都會循例說句「節哀順便」、「不要太傷心」等說話。但是,「哀」真的能「節」嗎?也有人說,要從哀傷中「康復」過來,但哀傷從來不是病,何來康復之有? 

曾經在網上看過一段關於哀傷的片段,名為〈哀傷隨著時間會如何改變?」(How does grief change over time?),內容值得深思。片中的講者解釋,若我們的生命是一個圓圈,當摯親離世,哀傷就好像用黑色的顏料塗滿了整個圓圈,影響我們生命的所有部分。隨著時間流逝,我們以為哀傷的部份會逐漸減少,甚至消失,其實並不是這樣的。當時間過去,哀傷並沒有改變,但我們生命的圓圈卻可以慢慢擴大,於是同樣的哀傷便對我們生活上各方面的影響減少了。這個圓圈並不會有固定的模樣,有時大,有時細,在特別的日子如節日、生忌、死忌時,圓圈可能會縮小,於是我們又會再次感受哀傷所帶來的情緒和衝擊,但往後我們又可以回復平常的狀態。

這是一個非常準確的比喻。

哀源自愛 去接納而非節制

阿慧的丈夫因意外離世,痛不欲生,筆者一直見證她如何一步一步不懈地面對每一個挑戰。多年後,她和女兒已逐步適應喪親後的生活和情緒變化,更成為一位積極的過來人義工,勇於透過分享自己的經歷,去勉勵其他同樣經驗哀傷的朋友。

有一次,和她回顧這幾年來的日子,她這樣描述自己的哀傷:「經過這麼多年,似乎我已能夠走過哀傷,但若要我再鑽進這次的經歷當中,去重新仔細感受和經驗那份哀傷,坦白說,那些哀痛的感覺和當天比較並不會有太大分別。因為有愛,才會哀傷。丈夫雖然已離開了一段日子,我對他的愛並沒有改變過,因此失去他的哀和痛也沒有怎樣減少。但為什麼我看來好多了?我想,是因為今天的我比當年的我在各方面都進步了:我解決問題和適應能力都強了,變得更獨立,更懂得處理自己的情緒,對生命也有更多的反思和體會;女兒長大了,也變得更懂事更生性。或許就是這些,讓同一份哀傷對我所帶來的影響也少了。」

噢,是的。哀傷並沒有減少,但阿慧卻擴大了那個圓圈,那塊生命的版圖。

喪親,是人生中一場非常非常巨大的轉變。面對轉變,我們從來不會「康復」,我們需要的是「適應」——學習適應沒有親人後的生活,學習應對失去親人所帶來的情緒困擾,以及重新調整對生命、自我和不同事物的看法。經歷過摯親離世的人都會明白,無論時間過了多久,內心深處仍然感受到那份失落的存在,但為什麼我們又好像逐漸「好了些」?那就是因為我們生命的圓圈擴大了。喪親家屬需要的,並不是如何「節」哀,而是如何擴展自己生命的領域,讓自己有更大的容量和能力,去承載哀傷,與哀傷共存。

曾聽過一位家屬這樣形容喪親後的經歷:

「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剛上幼稚園的小孩子:第一天上學,孩子會害怕、會焦慮,更會哭,那是因為他們要第一次鬆開媽媽熟悉又安全的手,去進入一個未知的環境。那個陌生的世界安全嗎?我懂得應付嗎?恐懼的感覺自然而生。可能孩子第一天上學會哭,第二天、第三天也哭, 然而,慢慢地,他逐漸會發現原來自己也有能力應付和適應,周遭的環境也沒有想像中可怕,於是,開始融入新的生活。

我們不就是一樣嗎?過去,我們牽著丈夫的手,過著最安穩的生活。但丈夫離世後,我們被迫無奈地鬆開他熟悉的手,被拋進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,因此我們會哭,會恐懼,會徬徨無助。但我相信我們也會好像那些小朋友一樣,慢慢地學習適應喪親後的生活,在人生路上,繼續上這趟關於生命的課。」

原來我們一直誤解了。就像一個錢幣的兩面,如果一面是哀傷,另一面就是對親人的愛,兩者相輔相成。我們常常努力地挖空心思,嘗試說一些話、做一些事,希望可以令喪親者減少哀傷,減輕痛苦,但往往發覺徒勞無功。因為哀傷的源起,是愛。這樣看來,哀傷是正常的,更是合理的。需要改變的,不是哀傷本身,而是喪親者個人和客觀的狀態,包括生活適應的能力、處理情緒的能力、對生命的態度和看法、支援網絡、環境資源等,這些條件的進步令哀傷的影響減低,也令喪親者更有力量、更平安地走過哀傷路。

或許,「接納」哀傷比「節制」哀傷,是面對死亡時更適切和更重要的學習。於是,有一天,縱然鬆開了親人的手,我們仍然有能力好好繼續生活下去。

FavoriteLoadingBookmark

Sign up our newsletter

Storyteller Limited © 2024. ALL RIGHTS RESERVED. Developed by OneChain Agenc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