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的第一章,發生在聖基道兒童院。
沒父母在旁的感覺,他不太了解,反正自懂性以來,他幾乎都沒嚐過父母在旁的甜蜜。他只記得,那兒有些很熱心和善的姑娘,還有些蝦蝦霸霸的大哥哥。
曾經,他不忿被打,決心偕同伴偷走,從山坡上連跑帶滾,卻不慎丟了拖鞋,小腳板踩在石屎路上痛得要命,逃亡大計被逼擱置,同伴把他孭回去。
這樣的日子又過了幾百天,七歲那年,家人來了,替他執好包袱,登上了飛機。他的第二章,發生在加拿大。
在陌生的國度,圍在他身旁的是最親的公公、婆婆、舅舅、姨姨,他們讓他更進一步認識陳廣偉是什麼人——有個很愛錫他卻因婚姻不如意而無法親自照顧他的媽媽、有對正直善良的公公婆婆、有個情味濃濃的大家庭。
「婆婆本來在香港賣豬腸粉,公公駕的士,我經常聽他們講故事,當初來香港,人家怎樣幫他們,他們後來又怎樣幫別人,對我好大啟發。借錢無還的,他們都一直視作好朋友看待,他們教曉我,人情味的重要。」
▍人情味,無色無味,卻入血入骨,塑做基本人格。「我自小覺得,這世界根本沒有處心積慮的壞人。人作了壞事,也都是為世所逼的。我的家庭讓我對人有很大的信任。」
但家人這種信任,只限於平常百姓,不適用於花喱花碌的娛樂圈。
「我從小喜歡唱歌,卻沒想過當歌手,只想趁升讀大學前回港一趟。我好鍾意香港,這裏有股獨特的香味,讓我想起衣箱裏的防潮丸……我喜歡狹小房間推滿雜物的感覺,很有安全感。本想回來體驗兩年,朋友卻把我的歌傳給了相熟的唱片公司,誤打誤撞,當了歌手,改名陳柏宇。」
家人都害怕陳廣偉變成陳柏宇後,內裏就不一樣了,於是紛紛反對,但他說,「我做人很堅定,人格是買不起的,勿論我是富是貧。」
他以行動證明。
有回坐巴士,遇上了一個不熟路的婆婆,他索性提早幾個站陪婆婆落車,替她拖著行李喼,伴著她回家。「婆婆當然不認識我,只道我是個好心的年青人。我們邊行邊說,聽她分享孫兒的事,很開心。」
朋友越洋問他借錢,他正過著褲袋穿窿的日子,但還是慷慨地把全副身家萬幾兩萬匯給朋友。對方實牙實齒答應出糧還錢,結果走數了,「你只得兩個選擇,一是放棄這個朋友,死追到底;二是看開算了,反正我最後死唔去,而那些錢確實又幫他度過了難關。最後我選擇後者,不為朋友,只為自己好過一些。在一段關係裏,我寧願做被騙那個,總好過去騙人。如果世界需要這樣一個角色,就讓我來頂,反正我頂到,我識頂。」
家裏的鐘點姨姨,好幾次問他借糧應急,他每次都二話不說答應了。姨姨非常感激,說要好好報答他,他都推說是少事,「我只希望有天她遇到有需要的人,有能力的話,也會掏個心出來幫人就好。」
陳柏宇依然是陳廣偉。「站在台上的陳柏宇是錶面,背後還有很多齒輪才可運作,我們是合作伙伴,他們不是替我打工,我們只是合力打造一個歌手的名譽出來。」
▍陳廣偉,這名字很重要,提醒陳柏宇莫忘初衷。
Storyteller:陳柏宇
Illustrator:Keo Chow
Text:陳琴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