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
gallery opens on wed to sun
1/F, 2A Second Street, Sai Ying Pun
gallery opens on wed to sun
1/F, 2A Second Street, Sai Ying Pun

商場物業管理服務員 Sanis

每天上班她都和同事走訪商場內每一個角落,打點大大小小的事,從入口的指票牌、場地的清潔度、文書.....甚至是商場內外的花花草草。 雖然總有不同的事務整天要奔波勞碌,但在那裡上班跟同事們一起工作就似是一個很有愛的大家庭,同事間總互相幫忙,所以即使每逢節慶都格外忙碌,她也沒什麼抱怨。 商場內在農曆新年總放著一棵棵美麗的桃花樹。這天,她又如常跟同事仔細檢查商場內外的佈置,來到其中一棵長得開茂盛得的桃花樹。 「哇!結果了!」兩位同事邊拿出手機邊興奮的說。 「每天都看到的桃花樹有什麼好拍...什麼果實喔...你們在說什麼。」還在檢查別處的她不明所以。 「開花之後會怎樣呀?」同事笑著問她。 「凋謝呀。」她沒好氣地回答。 「傻瓜!是開花結果呀!」同事指著桃花樹上的果實說。 那刻她才發現在那桃花旁邊的確長出了一個綠色的桃形果實。看著那小小的果實,突然有種很神奇的感覺。活了29年,她驚覺自己原來不知道桃花盛開後會長出果實,大概也是因為一棵棵美麗的桃花樹總在長出果實前就要被送走了。 「若再種下去,它真的會變成又大又甜的桃子嗎?」她興奮的問。 這天的工作過程特別快樂,她們每經過一棵桃花樹,除了欣賞桃花,也一起尋找果實,好似尋寶一樣的,研究哪個比較大,嘻嘻哈哈的完成檢查工作。 在忙碌的工作中,她沒想到小小的果實卻帶給她快樂,舒緩了這下午不少的緊張情緒。 新年快過了,她很好奇那小果實繼續長下去會是怎樣的模樣,很想看到它成大桃子的模樣。可是,再過幾天,桃花樹就要離開了。 此刻,她至少知道快樂原來如開花結果那樣自然簡單,從最微小的事情裡就能找到。商場花費不少放置了奢華的新年佈置,金光閃閃,但都不夠不起眼的果實美麗。 她是一位商場物業管理服務員 Sanis。 開花,結果,簡單不過的自然定律,卻不易看到。你看過嗎? Storyteller : Sanis Leung 

Read more

送給 Storyteller 讀者的年賀狀

新年快樂! 你知道嗎?在東亞文化圈,傳統上過年大家都會向親朋好友互相送贈賀年卡,這個傳統甚至可以追溯至宋代。在大中華地區,這個傳統雖然早已式微,但在日本,當地新年雖然與西方接軌,但贈送年賀狀這個傳統在當地仍然保留,更非常被日本人重視! 雖然無法為各位奉上實體賀年卡,以上就是 Storyteller 為大家送上的電子年賀狀。感謝各位在去年的支持,讓我們一起努力,往更好的方向前進。 來年也請多多指教。 Storyteller 團隊

Read more

「節哀順變」的迷思

遇上喪親家屬,我們都會循例說句「節哀順便」、「不要太傷心」等說話。但是,「哀」真的能「節」嗎?也有人說,要從哀傷中「康復」過來,但哀傷從來不是病,何來康復之有? 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段關於哀傷的片段,名為〈哀傷隨著時間會如何改變?」(How does grief change over time?),內容值得深思。片中的講者解釋,若我們的生命是一個圓圈,當摯親離世,哀傷就好像用黑色的顏料塗滿了整個圓圈,影響我們生命的所有部分。隨著時間流逝,我們以為哀傷的部份會逐漸減少,甚至消失,其實並不是這樣的。當時間過去,哀傷並沒有改變,但我們生命的圓圈卻可以慢慢擴大,於是同樣的哀傷便對我們生活上各方面的影響減少了。這個圓圈並不會有固定的模樣,有時大,有時細,在特別的日子如節日、生忌、死忌時,圓圈可能會縮小,於是我們又會再次感受哀傷所帶來的情緒和衝擊,但往後我們又可以回復平常的狀態。 這是一個非常準確的比喻。 哀源自愛 去接納而非節制 阿慧的丈夫因意外離世,痛不欲生,筆者一直見證她如何一步一步不懈地面對每一個挑戰。多年後,她和女兒已逐步適應喪親後的生活和情緒變化,更成為一位積極的過來人義工,勇於透過分享自己的經歷,去勉勵其他同樣經驗哀傷的朋友。 有一次,和她回顧這幾年來的日子,她這樣描述自己的哀傷:「經過這麼多年,似乎我已能夠走過哀傷,但若要我再鑽進這次的經歷當中,去重新仔細感受和經驗那份哀傷,坦白說,那些哀痛的感覺和當天比較並不會有太大分別。因為有愛,才會哀傷。丈夫雖然已離開了一段日子,我對他的愛並沒有改變過,因此失去他的哀和痛也沒有怎樣減少。但為什麼我看來好多了?我想,是因為今天的我比當年的我在各方面都進步了:我解決問題和適應能力都強了,變得更獨立,更懂得處理自己的情緒,對生命也有更多的反思和體會;女兒長大了,也變得更懂事更生性。或許就是這些,讓同一份哀傷對我所帶來的影響也少了。」 噢,是的。哀傷並沒有減少,但阿慧卻擴大了那個圓圈,那塊生命的版圖。 喪親,是人生中一場非常非常巨大的轉變。面對轉變,我們從來不會「康復」,我們需要的是「適應」——學習適應沒有親人後的生活,學習應對失去親人所帶來的情緒困擾,以及重新調整對生命、自我和不同事物的看法。經歷過摯親離世的人都會明白,無論時間過了多久,內心深處仍然感受到那份失落的存在,但為什麼我們又好像逐漸「好了些」?那就是因為我們生命的圓圈擴大了。喪親家屬需要的,並不是如何「節」哀,而是如何擴展自己生命的領域,讓自己有更大的容量和能力,去承載哀傷,與哀傷共存。 曾聽過一位家屬這樣形容喪親後的經歷: 「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剛上幼稚園的小孩子:第一天上學,孩子會害怕、會焦慮,更會哭,那是因為他們要第一次鬆開媽媽熟悉又安全的手,去進入一個未知的環境。那個陌生的世界安全嗎?我懂得應付嗎?恐懼的感覺自然而生。可能孩子第一天上學會哭,第二天、第三天也哭, 然而,慢慢地,他逐漸會發現原來自己也有能力應付和適應,周遭的環境也沒有想像中可怕,於是,開始融入新的生活。 我們不就是一樣嗎?過去,我們牽著丈夫的手,過著最安穩的生活。但丈夫離世後,我們被迫無奈地鬆開他熟悉的手,被拋進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,因此我們會哭,會恐懼,會徬徨無助。但我相信我們也會好像那些小朋友一樣,慢慢地學習適應喪親後的生活,在人生路上,繼續上這趟關於生命的課。」 原來我們一直誤解了。就像一個錢幣的兩面,如果一面是哀傷,另一面就是對親人的愛,兩者相輔相成。我們常常努力地挖空心思,嘗試說一些話、做一些事,希望可以令喪親者減少哀傷,減輕痛苦,但往往發覺徒勞無功。因為哀傷的源起,是愛。這樣看來,哀傷是正常的,更是合理的。需要改變的,不是哀傷本身,而是喪親者個人和客觀的狀態,包括生活適應的能力、處理情緒的能力、對生命的態度和看法、支援網絡、環境資源等,這些條件的進步令哀傷的影響減低,也令喪親者更有力量、更平安地走過哀傷路。 或許,「接納」哀傷比「節制」哀傷,是面對死亡時更適切和更重要的學習。於是,有一天,縱然鬆開了親人的手,我們仍然有能力好好繼續生活下去。

Read more

Sign up our newsletter

Storyteller Limited © 2024. ALL RIGHTS RESERVED. Developed by OneChain Agency